• 设为开元官方网站
  • English
  • 旧版网站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开元官方网站 >> 新闻中心 >> 外院新闻 >> 正文

我院多语种基础课程基层教学组织举行十月份教研活动

来源:   作者:  发表日期:2025-11-03 11:01  阅读次数:


2025年10月22日,我院多语种基础课程基层教学组织举办了本学期第二次活动,主题为“基层阶段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讨”。活动由王健楠老师主持,多语种课程组教师代表积极参加。本次活动是在9月“教研心得交流”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开展的,围绕AI时代背景下的课程建设与竞赛创新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课程建设方面,教师们普遍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为外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课程设计应在夯实语言基础的同时,注重跨学科融合与文化拓展。曾思齐老师提出,课程建设可结合“一带一路”背景,讲述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路径,以开放共享的方式提升课程影响力。吴丹婷老师指出,应在校级层面推动多语种融合课程建设,将不同语言与文化资源贯通起来,在教学目标和指标上实现新的突破。郝文华老师强调,课程内容应更贴近就业与社会需求,结合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新兴领域,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高宇琦、汉娜、李莹等老师认为,应在语言教学中融入文化思维与AI元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与创新能力。齐颖老师补充指出,课程可通过中外文化比较与学生调研,深化跨文化理解,增强文化自信。教师们一致认为,AI时代的外语教学应从语言技能训练拓展到思维、文化与应用能力的综合培养,推动课程体系的多元化与创新化发展。

在竞赛建设方面,教师们围绕赛事体系、层级设计与育人功能展开热烈讨论。金英丹老师指出,可打造区别于“强基竞赛”的多元竞赛体系,突出开放性与包容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参与中提升能力、实现成长。李雪芬老师认为,可通过PPT展示、讲课比赛等形式丰富竞赛内容,让学生在展示中提升表达与创新能力,同时适当完善激励机制,增强参与积极性。郭丽娜、李汶芮老师建议,竞赛可作为国家级赛事的备赛与选拔平台,在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表达与应用能力。王霞老师表示,竞赛与课程建设可相互促进,成为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与文化理解的重要途径。彭莹莹老师提出,可采用积分制与长期激励机制,增强竞赛的持续性与育人实效。于杨老师认为,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多语种赛事体系,推动课程与竞赛协同发展。教师们一致认为,竞赛应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通过多样化形式和科学机制提升外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国际化视野。

本次活动充分展现了学院基层教学组织在多语种教学改革中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教师们一致认为,应以AI技术与多语种文明互鉴为契机,持续深化课程体系建设与竞赛机制创新,推动外语教育从语言技能培养向跨学科综合能力提升转变。活动在热烈而务实的交流中圆满结束,为我院多语种基础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图文:王健楠

审校:王健楠

审核:肖志刚




版权所有 ? 2014 开元官方网站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三号教学楼

电话:027-67868297 传真:027-67868437电子信箱:sfl@ccnu.edu.cn